城市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。由此,21世纪的中国城市如何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。在5月份刚刚出版的刘国光教授主编《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》(红旗出版社出版)一书中,马洪等一批著名经济学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。
马洪:加快城市化的发展水平,不能只看城市的数量,还要看城市的质量,这就要提高城市的规划、建设和管理水平。做规划应遵循几项重要原则:一是超前性和战略性原则,规划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,为城市未来的发展留足空间;二是先进性、科学性的协调性原则,规划要讲究总体设计的先进性、科学性和单体设计的艺术性;三是系统性原则,规划要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系统,覆盖城市每一块土地和每一个角落;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,规划要坚决杜绝急功近利,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,力求做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。
张卓元:提高城市化程度,要因地制宜,走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多样化的城市道路,适度发展大城市,积极发展中小城市,加快小城镇建设,引导城市群发展。这中间,农村小城镇建设很重要。在城市化过程中,有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,其中,大部分要靠发展小城镇来吸收。因此,将中国的城市化称为城镇化也是可以的。
朱铁臻:高水平的城市科学管理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。城市管理是以城市为对象,对城市各个方面的运转所进行的控制行为。狭义的城市管理是对市政和社会活动进行管理。广义的城市管理是对城市一切活动进行管理,包括经济的、社会的和市场的管理。城市管理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,从规划、建设到各项事业的具体实施;从交通、治安、环保到市场体系、公共服务,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管理。尤其现代化城市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及瞬息万变的大量信息,不仅要求加强城市管理,而且要使管理走向科学化、自动化。要将数学、系统科学、信息科学、计算机等先进手段运用于城市管理之中,达到高水平的管理。
杨重光:我国城市有的已有上百年几百年的历史,有的虽然是在20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建立的,但许多城市基础设施落后,建筑物陈旧,甚至出现了大量破旧危房,个别城市的棚房区尚待改造,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较低。加上城市布局已经过时,不能适应进一步发展的需要,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需要调整。如一些工矿城市,是以工矿为中心建立和发展起来的,城市的中心区被传统的工矿企业占用,用地效益低,污染严重。随着市场的发展,规模的扩大,人口的增加,功能的变化,用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,必须进行改造和调整,完善基础设施,减少工业用地,清除污染,扩大公共空间等。总之,城市改造和再布局的任务十分繁重,而房地产业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功能,需要加快发展步伐。